黃河上中下游為啥這樣分?
發(fā)布時間:2022-03-22 08:29:18 | 來源:人民日報 | 作者: | 責任編輯:李培剛圖片來源:黃河水利委員會
黃河上中下游的劃分,既是地形、地貌、水文等自然因素決定的,也是科學保護治理的需要
上游雪山草原,中游千溝萬壑,下游田疇連綿——黃河浩蕩東流,可謂十里不同景、百里不同俗。
打開地圖,黃河上中游的分界點是內蒙古托克托縣河口,也就是幾字灣“一橫”的末端附近;中下游的分界點則是河南鄭州桃花峪。九曲黃河,為何恰是這些地方成為上中下游的分界標志?
先說地形地貌。黃河先是穿行青藏高原、內蒙古高原,峽谷多、河道落差大、水力資源豐富,流至河口附近急轉南下,以此為上游。接著,黃河“遇到”了呂梁山、秦嶺等山脈,自北向南穿行晉陜峽谷間,河谷深切,河道彎窄,水流湍急,造就壺口瀑布之奇景。加之流經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,大量泥沙入河,以此為中游。自桃花峪以下,黃河進入華北平原,河道寬淺,水流散亂,泥沙淤積,河床逐年抬高,形成地上懸河,成為淮河、海河的分水嶺,以此為下游。
再看水文等特征。黃河上游區(qū)產水量占黃河總水量的六成左右,是黃河徑流主要來源區(qū)。上游區(qū)降雨具有面積大、歷時長、強度較小等特點,河水清澈、徑流穩(wěn)定、含沙量小。黃河中游區(qū)來水量占黃河總水量的四成左右,但來沙量卻占全黃河沙量的九成以上,是黃河泥沙主要來源區(qū)。中游區(qū)局地暴雨多發(fā),強度大、歷時短,一旦形成洪水,卷泥裹沙,含沙量高。黃河流經桃花峪進入華北平原,河床高,四周河流難以匯入。此外,上中下游洪水皆匯集于此,河道排洪輸沙任務繁重,防洪壓力大。
如此科學地劃分上中下游,是如何完成的?早在《尚書·禹貢》中就記載:“導河積石,至于龍門”。1952年,黃河水利委員會組成黃河河源查勘隊,在一次次考察中,終于確定了黃河正源,并逐步對上中下游進行精細劃分。
有了明確的地理分界點,保護治理黃河就能追根溯源、精準把脈。黃河中下游的河道游蕩,又是地上懸河,需要重點防御水旱災害。此外,上游涵養(yǎng)水源、中游保持水土、下游保護濕地,分區(qū)分類才能對癥下藥??梢?,黃河上中下游的劃分,既是地形、地貌、水文等自然因素決定的,也是科學保護治理的需要。
總之,江河上中下游分界點的劃分,蘊藏著豐富的地理、水利、人文知識,是生態(tài)保護治理、區(qū)域協(xié)同發(fā)展的重要依據——除了黃河,其它大江大河上中下游劃分也都基本遵循這一思路。比如長江以三峽水電站所在的湖北宜昌為上中游分界點,以鄱陽湖和長江交匯處的江西湖口縣為中下游分界點。淮河按照河道走勢,可形象比喻為“上游是站著,中游躺著,下游又坐起來”,上游來水快、中游行洪慢、下游洪水出路不足,“蓄泄兼籌”的防洪對策也由此制定。
(作者為黃河水利委員會水文局原副總工、教授級高級工程師,本報記者王浩采訪整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