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夏沿黃河濕地成為越冬珍稀鳥類家園
發(fā)布時間:2021-01-11 10:47:57 | 來源:寧夏新聞網(wǎng) | 作者: 祁瀛濤 | 責任編輯:李培剛參與調查的鳥友楊晨希在黃河石嘴山段拍到的群飛的灰鶴。(楊晨希攝)
1月9日,在寧夏林草局野保處、濕地管理中心的支持下,寧夏觀鳥協(xié)會組織了7組22人參加了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(xié)會開展的2021年全國灰鶴越冬地同步調查活動。
參與調查的隊員在黃河銀川段調查。寧夏新聞網(wǎng)記者祁瀛濤攝
在近零下20℃的嚴寒下,參與調查的隊員們深入寧夏黃河沿線,從北部的石嘴山惠農區(qū)到中部的青銅峽鳥島再到中衛(wèi)沙坡頭區(qū),最遠達到中寧天湖。隊員們鉆蘆葦、爬冰雪,通過自己手中的相機、望遠鏡記錄當天所見的各種鳥類。當天的調查中,隊員們在寧夏沿黃的石嘴山、銀川、吳忠、中衛(wèi)市都記錄到灰鶴越冬,從中衛(wèi)到石嘴山397公里的黃河沿線共計記錄到越冬灰鶴2981只。除記錄到越冬地灰鶴外,還記錄到包括白尾海雕12只、大鴇12只、灰雁2000余只、赤麻鴨2000余只等多種國家一二級保護珍稀鳥類。另外記錄到普通秋沙鴨、斑嘴鴨、漁鷗、白尾鷂、大鵟、紅隼、蒼鷺、環(huán)頸雉、縱紋腹小鸮、葦鹀、文須雀等500余只。
在黃河中覓食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尾海雕。寧夏新聞網(wǎng)記者祁瀛濤攝
通過此次調查,不僅說明寧夏沿黃河濕地是灰鶴冬季重要棲息地外,還是白尾海雕、大鴇、灰雁、赤麻鴨等眾多鳥類重要的冬季棲息地。
在黃河中棲息的赤麻鴨。寧夏新聞網(wǎng)記者祁瀛濤攝
在調查中也發(fā)現(xiàn)一些問題,據(jù)負責此次調查的負責人寧夏觀鳥協(xié)會秘書長李志軍介紹:本次2021年石嘴山黃河冬季越冬灰鶴種群同步調查,灰鶴冬季居留數(shù)量較同期2020年下降約49%;石嘴山黃河灰鶴冬季越冬地稻地、玉米地等遺留谷物下降較多,部分灘涂地退耕,灰鶴沿惠農和內蒙古長距離取食,食物短缺;石嘴山黃河冬季居留灰鶴超大集群下降,種群呈5一20只家族種群為主,種群棲息不穩(wěn)定;石嘴山、銀川段黃河冬季機動船捕魚、河中沙洲撒網(wǎng)捕魚的人群顯著較往年增加,對灰鶴棲息地干擾較多;2021年最冷冬季期到來,石嘴山惠農段一平羅黃河全線封河結冰,對棲息地灰鶴種群有影響;2020、2021年寧夏黃河冬季越冬居留的灰鶴、白尾海雕、大鴇、灰雁、赤麻鴨和普通秋沙鴨種群相對較多,己形成了寧夏黃河生態(tài)保護的重要生態(tài)景觀,寧夏黃河冬季居留的珍稀候鳥資源保護迫在眉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