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蘭州太平鼓”非遺傳人創(chuàng)新表演 展黃河之濱神韻
發(fā)布時間:2020-05-08 10:32:37圖為蘭州太平鼓傳承人魏永宏正在改良太平鼓。受訪者供圖
“蘭州太平鼓”非遺傳人創(chuàng)新表演 “剛柔并濟”展黃河之濱神韻
中新網蘭州12月27日電 (高康迪 高展 李亞龍)歲尾臘月,新舊交替。每到年終,甘肅蘭州市皋蘭縣太平鼓的鼓聲都會響徹村村落落,春節(jié)社火節(jié)目如火如荼籌備著。
近日,中新網記者實地探訪皋蘭縣太平鼓訓練現(xiàn)場,感受了一把黃河畔上“天下第一鼓”的魅力。訓練場上,隨著大旗和小旗有序的晃動,鼓手們時而“三陽開泰”、時而“黃河激浪”,高鼓、地鼓錯落相互輝映,鼓手和鑼手來回穿插。
圖為魏永宏介紹改良后的太平鼓適合表演方式?!「哒?攝
蘭州太平鼓是一種具有濃郁西北風情的漢族鼓舞,主要流傳于甘肅蘭州、酒泉等地,因其含有慶賀太平的美好寓意,是當地人民春節(jié)最喜愛表演形式之一。2006年,蘭州太平鼓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。
上世紀八十年代初,魏永宏在甘肅省蘭州市皋蘭縣木工班學習木工手藝,畢業(yè)后,他不想放棄木工這門手藝。這時,皋蘭縣各鄉(xiāng)村的太平鼓進入了他的視線,“當時皋蘭沒有人能做太平鼓,只能從上海去訂做”。
說干就干,魏永宏將上海鼓與皋蘭本土老鼓進行對比,創(chuàng)新了太平鼓的制作技藝,在鼓腔內側首次交叉固定兩根彈簧,加強共振效果,讓太平鼓發(fā)出更完美的和音;根據太平鼓表演方式,在鼓身的中間加了兩個環(huán)子,方便表演者握把,將原有48斤的鼓改良為9斤。
這些年,魏永宏帶著太平鼓走南闖北,1990年,皋蘭太平鼓隊參加北京亞運會開幕式表演;2016年,參加埃及開羅“歡樂春節(jié)”文化廟會表演。
2018年,魏永宏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蘭州太平鼓傳承人,為了讓太平鼓能夠發(fā)展的長久,跟得上時代的“潮流”,去年,他和徒弟們商量著將太平鼓從“廣場鼓”向“舞臺鼓”轉變。
圖為楊欽苗正在教學太平鼓?!「哒?攝
“傳統(tǒng)的廣場表演隨著鑼點變換打鼓動作,伴奏可以和動作配合,舞臺表演則是音樂節(jié)奏?!碧m州市皋蘭縣太平鼓協(xié)會辦公室主任楊欽苗18歲起接觸太平鼓,成為魏永宏的學徒,隨著太平鼓一起成長,“快過年了,每天會跟附近喜愛的打鼓村民培訓?!碧焦囊殉蔀楫數丶压?jié)必不可少項目。
“創(chuàng)新后的太平鼓,動作上借鑒了戲曲里蹦子的形式,音樂是固定的,意味著動作不能出錯?!蔽河兰t說,起初,將鑼點換成音樂后,鼓隊成員適應了很長時間,舞臺表演比原版在動作方面增加了難度,在跟上音樂節(jié)拍的同時,保持原有打鼓的氣勢還要有舞臺柔美感。
記者在訓練現(xiàn)場采訪到了鼓隊新成員劉偉,25歲的他平日在外地工作,這次一回到家里就積極報名參加太平鼓訓練,能夠參與其中,已經成為當地民眾引以為豪的事,“年輕人打鼓強身健體,這也是本土特色文化,不能在我們手里丟了”。
談及接下來的打算,魏永宏表示,他會繼續(xù)傳承創(chuàng)新太平鼓,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愛太平鼓,讓它走得更遠,走得更穩(wěn)。(完)